判断初效双面护网过滤器是否需要更换,需结合压差监测、物理检查、性能测试及系统运行状态综合评估。
一、压差监测法(核心指标)
初始压差记录
新过滤器安装后,记录初始压差值(通常为20-50Pa,具体以产品说明书为准)。
工具:使用微压计或差压变送器,连接过滤器进风口与出风口测压点。
终压差阈值
当压差达到初始值的2倍时(如初始50Pa,终压差100Pa),需立即更换。
依据:压差过高会导致系统阻力激增,风机能耗上升15%-30%,甚至引发电机过载。
二、物理检查法(直观判断)
滤料表面检查
积尘程度:滤料颜色变深(如白色变灰黑),或透光性显著下降(手持光源照射,光透过率降低50%以上)。
破损情况:滤料出现穿孔、撕裂,或护网变形导致滤料外露。
锈蚀:金属护网出现红褐色锈斑(湿度>80%环境易发生)。
松动:护网与框架连接处缝隙>2mm,导致气流短路(未过滤空气旁通)。
变形:护网因外力冲击(如清洁工具碰撞)凹陷,影响滤料结构。
三、性能测试法(专业验证)
风量衰减测试
方法:在过滤器前后风管上测量风速,计算风量(Q=V×A,V为风速,A为截面积)。
更换标准:风量下降≥15%(如初始风量5000m³/h,降至4250m³/h以下)。
过滤效率检测
采样点:在过滤器下游10倍管径处采集空气样本。
检测指标:使用粒子计数器测量≥5μm颗粒物浓度,若过滤效率低于标称值(通常为30%-80%)的80%,需更换。
四、系统运行状态关联分析
风机负荷异常
表现:风机电流超过额定值10%以上,或变频器频繁报过载故障。
原因:过滤器堵塞导致系统阻力增加,风机需提高功率维持风量。
中效过滤器寿命骤减:若中效过滤器更换周期从3个月缩短至1个月,可能因初效失效导致大颗粒穿透。
表冷器结垢:灰尘沉积在表冷器翅片上,形成隔热层,降低热交换效率10%-15%。
初效双面护网过滤器的更换需以压差为核心、物理检查为辅助、系统状态为验证,避免过早更换造成浪费或延迟更换导致系统故障。建议建立维护档案,记录每次更换的压差值、风量数据及滤料状态,为优化更换周期提供依据。
咨询热线
17315867888